【社会实践】初体验试糖画——城西寻迹实践团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伟德国际BETVLCTOR站点管理员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4-07-11


2024年7月10日,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城西寻遗”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公园展开非遗调研活动,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糖画,了解其制作过程及发展历史。

糖画观摩学习



活动现场一


早上9点,“城西寻遗”实践团来到了人民公园。”非遗糖画“小队在那里找到了糖画的制作摊位,见到了糖画制作的工具并观看了糖画制作的整个过程。糖画师手艺娴熟,将手中的勺子当作画笔,在涂抹过油的平面上绘制糖画。在他灵巧的双手下,一个个糖画作品在石板上浮现出来。

在交谈中我们得知,这位糖画师已经有了近30年的糖画制作经历。他的制作技艺来自于他的祖辈,他自幼便跟随家中长辈制作糖画并以此为生,糖画师表示“糖画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术,在中国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他的口中,我们了解到糖画的发展历程。糖画起源于明代“糖丞相”,历经宋、明、清等朝代的演变与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进入近现代以来糖画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在糖画师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仍然得以延续和发展。如今,糖画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手工艺人的智慧与匠心。

团队成员了解到,国家对非遗糖画虽然采取了很多保护,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些年来,糖画的关注者越来越少,愿意花费时间学习这门手艺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而糖画技艺的传承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但现代人往往难以承受这种时间成本和经济压力。更为严峻的是,随着老一辈糖画艺人的相继离世,许多珍贵的技艺和经验也随之消失。如果没有新的糖画师出现,这些技艺将面临失传的风险。

学习制做糖画

于是,在团队负责人的建议下,团队成员决定体验糖画制作的过程。团队成员坐在光滑的制作石板前,桌上,一锅熬得恰到好处的金黄糖浆在炉火上缓缓冒着泡,在糖画师的细心指导下,团队成员小心翼翼地拿起勺子,开始了第一次尝试。起初,面对那看似简单实则难以掌控的糖浆,大家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们逐渐掌握了火候的控制、糖浆的倾倒速度与角度,以及如何在冰冷的铁板上快速勾勒出心中的图案。

团队成员制作糖画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与创作,一幅幅精美的糖画终于呈现在了大家面前。它们或栩栩如生、或抽象写意,但都承载着团队成员们的智慧与情感。大家围坐一圈,共同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着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

团队成员制作糖画二

团队讨论糖画

“熬糖”、“化糖”、“绘制”,糖画不仅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术,更是一张代表着中华文化智慧与匠心的名片。可如此重要的瑰宝却因无法满足现代人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而面临失传的风险,这几乎是让每一个糖画人都很头疼的问题。团队成员与糖画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着糖画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要想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糖画,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让糖画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一位团队成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糖画的本质和精髓,要保留那份传统和纯粹。”另一位团队成员补充道。在一番激烈而又认真的讨论下,这个问题的结论逐渐清晰起来。

要依靠创新元素和技法等手段为糖画提供生产空间,但要保留糖画的传统精髓与内涵。具体而言,就是对糖画在题材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比如结合当下流行的动漫、游戏等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同时,应当推广更多的文化传播形式,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降低糖画的制作成本,让糖画这门传统技艺走进更多的家庭,成为人们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着的“文化遗产。

万物寻常糖可画,尝时不是旧滋味。糖画曾伴我们走过数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数不清的悲欢聚散。无论是“放学围观小巷前,糖虾鸟兽舞蹁跹。“的无暇童心,还是”才解世间滋味里,香甜不必口中来。“的晨钟暮鼓,都是糖画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承,是糖画在人类文明长河里抹不去的痕迹。

此次“三下乡“活动走进民间艺术,接触民间糖画“手艺人”。团队成员们也走出书本,从更广阔的民间艺术实践角度对糖画进行了探索,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探讨了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变与不变”之间的平衡关系。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bevictor·伟德国际体育官网|源自始于英国1946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金牛区土桥金周路999号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第五教学楼A座  |  邮编:610039  |  邮箱:xhujx@mail.xhu.edu.cn  |  联系电话:028-87720507